战神粟裕,从一个警卫到开国第一大将,没上过军校却成为一代战神

  • 首页
  • 下载体育直播app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下载体育直播app > 新闻动态 > 战神粟裕,从一个警卫到开国第一大将,没上过军校却成为一代战神
    战神粟裕,从一个警卫到开国第一大将,没上过军校却成为一代战神
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1:53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    在翻开这篇文章前,麻烦你稍等十秒钟,点个“关注”吧,这样每天你都能收到柳州阿妹精心准备的好文章。我每天都努力把文章写好,就像小小的火星能引发大火一样,你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!感激不尽!

    要问新中国哪位大将最厉害?那就是常被叫做常胜将军的粟裕。粟裕打仗赢的次数非常多,在中国革命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时候,他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军事本领和领导能力,大家都称他为“战神”。

    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粟裕带着部队在苏中打了七场大战,每次都赢了,而且打败的是比自己人数多一倍的国民党军。这对我们党赢得解放战争,还有建立新中国,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。

    大家称粟裕为战神,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的故事。他从来没上过军事学校,但天生就有很高的打仗本事和智慧。凭借自己的努力,他从一个小小的警卫,一路奋斗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将。现在,就来了解一下他这神奇的一生吧。

    【粟裕的童年】

    粟裕于1907年8月10日,在革命氛围浓厚的湖南省出生。他老家在湖南怀化市会同县的伏龙乡,不过家庭条件挺好,家里有30亩田地,算是个有钱的地主家庭。

    粟裕的爸爸是清朝晚期考中秀才的人,他很看重孩子的家庭教育,先后把粟裕送到私塾、国民学校和私立小学去读书。他就是希望粟裕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,提升文化素养,以后能当个文职人员或者搞学术研究,在社会上有个受人尊敬的地位。

    不过,粟裕小时候性格特别活泼,根本坐不住,他不喜欢读书人整天关在书房里啃书本的那种无聊生活,总是跑到外面去玩,调皮得很。

    粟裕小时候生活得很自在,啥都不缺,要是他一直这样过下去,说不定也会像他爸妈那样,成为个小地方的绅士。但就在他十一岁那年,有件事儿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路,让他心里种下了革命的种子。

    【粟裕树立起革命理想】

    1918年,一伙强盗闯进了粟裕住的小村子,到处放火、杀人、抢东西。为了躲避危险,粟裕的爸爸就带着全家人跑到附近的县城里去了。到了县城,在爸爸的安排下,粟裕进了他叔叔开的私立学校上学。

    那时候,是北洋政府当家做主的时候,军阀们各自占领着好几个省份,打来打去,天下大乱。湖南那时候,因为挨着国民革命的发源地广东,所以老是被湖南军阀和广东军阀的战火连累。北洋军阀为了稳住局面,也经常派兵到湖南去打架。

    所以,那时候的湖南,军阀们打得不可开交。就连同一个小县城,也一会儿换一个军阀老大。这些军阀一来,就烧房子、抢东西、杀人放火,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,到处都是灾难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他小时候看到周围的人因为打仗受了那么多苦,心里就下定了决心,要为劳苦大众出力,建立新中国,革命的热情在他心中熊熊燃烧起来。

    1924年,粟裕去考了湖南的第二师范学校,并在常德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。在学校里,粟裕接触到了很多新思想,特别是共产主义思想,这让他非常痛恨当时那个腐败的旧社会和它的黑暗制度。因此,粟裕多次参加了学生运动,并且下定决心要加入中国共产党,为民族的独立和社会的公平去努力拼搏。

    【粟裕加入中国共产党】

    1926年11月,粟裕成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,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到了1927年,因为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,热情高涨,就被吸收进了中国共产党,还悄悄地加入了叶挺带领的24师队伍里。

    就这样,粟裕踏上了他那不平凡的人生旅程。那时候,他接到了邀请,去做了叶挺带领的24师警卫班的小队长。

    1927年8月1日那天,粟裕加入了很有名的南昌起义。这次起义,是我们党开始用武力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,也是共产党自己领导武装斗争的新起点。在起义军里,粟裕当上了总指挥部警卫班的班长,这也成了他追求爱国革命梦想的第一步。

    10月27日那天,起义的军队跟国民党的追兵在武平县打得不可开交,就在这时,粟裕被敌人乱飞的子弹打中了脑袋右边靠耳朵上边的颞骨,受了重伤,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。

    虽然粟裕陷入了昏迷,但在迷迷糊糊的状态里,他还是感觉到排长把他手里的枪拿走了,排长带着伤感说了句:“粟裕,我照顾不了你了。”

    排长虽然走了,但受了重伤的粟裕心里明白,自己不能就这样死掉,得活下去,完成自己的梦想。

    然后,粟裕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,让自己的身体滚进旁边的一块水田小路上。说来也巧,正好有几位战友经过,把粟裕给救了,这才让他捡了一条命回来。

    因为粟裕在南昌起义中逃过一劫,所以战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“福大命大的不死鸟”。

    【粟裕的崛起】

    后来,粟裕又参与了好几场战斗,比如湘南起义,还有1928年春天在井冈山的会合,以及红四军的成立。在这些战斗里,粟裕仍旧只是个小班长。

    1928年6月的时候,粟裕在打国民党“二杨”的仗里,开始被人们注意到了。那时候,他带着连队去冲国民党军队,等快赶上敌人时,才发现自己身后只剩下九个战士了,其他的战士都已经牺牲了。

    所以,粟裕让六个战士留在那里,等后面的队伍来。接着,他带着另外三个战士继续往前冲。

    为了抓住敌人,粟裕机智地使了个心理招数。他先安排一个战士吹起冲锋号,再让另一个战士躲在树丛里使劲摇晃红旗,故意装出人多势众的样子来吓唬敌人。

    接着,粟裕和另一个战士猛地冲向那100多个敌人,大声喊着:

    你们被团团围住了,赶紧把枪放下,红军会对俘虏很好的!

    因为粟裕摆出了很大的阵仗,让敌人误以为我们兵力雄厚,结果把他们给吓住了,一个个都丢了武器,乖乖投降了。

    这样一来,粟裕用最小的损失就把敌人给打败了,还抓了一百多个俘虏。朱德得知粟裕用巧妙的战术把敌人耍得团团转,用的是“先攻心,再取胜”的法子,让敌人自己认输,不禁觉得粟裕这小子脑瓜子转得快,军事上真有两把刷子。他也很高兴自己发掘出了一位年轻有为的战术高手。

    就这样,粟裕因为这场战斗一下子出了名,朱德特别提拔他做了红二十八团第三连的连长。从此,粟裕在军队里的职位有了个大提升,直接从班长跳到了连长。

    【粟裕培育军事能力】

    朱德眼光独到,看出粟裕是个了不起的军事人才,因此特别留意这位平时话不多的年轻人,经常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。

    因为朱德这位好领导的看重,粟裕就像千里马遇到了懂自己的伯乐,心存感激。所以,他在部队里下功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。尽管粟裕没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或黄埔军校学习过,但他会在空闲时间研读《孙子兵法》等军事经典,钻研军事理论,明白战争的本质和规律。

    带兵打仗时,粟裕特别看重士兵的训练和武器装备,想让部队的战斗力更强,整体素质更高。指挥战斗时,粟裕领导有方,自己亲身示范,深得官兵们的尊敬。战场上,粟裕带的部队十分勇猛,团队合作默契,组织协调能力也很强。

    同时,粟裕很会找敌人的破绽,并且擅长巧妙运用各种打仗的方法,展现出了他出色的指挥本领。

    粟裕性格沉稳又心思细腻,军事才能非常出众,他总能看透战场的形势和规律,紧紧把握战局的变化,所以在我们党的革命战争中,他赢的次数特别多。在战场上,他展现出的军事本领,让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将领都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
    【粟裕创造战绩】

  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,粟裕没跟红军大队去长征到延安,而是留在了特别危险的南方山区,继续打游击。一直等到全面抗战开始,他才加入了新四军,到敌后去打仗。抗战那会儿,他带着新四军在浙南、苏南、苏中还有苏浙皖边这些地方,建起了好多革命根据地,让新四军在长江两岸站稳了脚跟,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。

    1945年圣诞节那天,粟裕带领的部队在高邮邵伯打了一场大战,打败了1100多名日本鬼子,还让5000多名伪军溃不成军。这场仗,成了抗日战争里单次打败日本兵人数最多的一次。

    【解放战争中,粟裕取得胜利】

    粟裕真正开始大展身手,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紧接着的解放战争里。那时候,他和陈毅一起,带着解放军在华中地区打了好几场关键仗。要说最出名的,还得数1946年解放战争刚开始那会儿的“苏中七战七捷”,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。

    在这场战斗中,粟裕指挥的三万华中野战军,跟十二万国民党大军打得火热朝天。最后,粟裕靠着沉着的性子、高明的指挥,再加上“把兵力聚在一起,一个一个打垮”的法子,竟然用三万人打败了十二万敌人,创造了惊人的战绩。

    接着,粟裕从宣泰一路攻打到了黄路,总共打死了敌人五万三千多人,这场仗人少却打赢了人多,在中国战争史上都算是很出名的。它对快点结束解放战争、建立新中国,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。

    【粟裕的封神之战】

    孟良崮战役对粟裕来说,简直就是一战成名,这样的战斗在世界战争史上也非常罕见,它讲的是在敌人前后夹击的艰难情况下,粟裕带领部队把敌人全部消灭的故事。

    1947年3月,国民党调动了24个师,总共有45万兵力,对我们山东解放区搞了个叫“鲁中决战”的大行动。他们分成好几路军队,还派来了国军里最厉害的五大王牌军中的头一号——整编74师,来包围山东解放区。那时候,指挥74师的是蒋介石特别信任的大将张灵甫。

    粟裕为了打败强大的敌人,使出了“像猛虎抓心脏”的战术,他精心策划,在敌军大批部队快要会合时,采取了互相帮忙拖住和挡住来帮忙的敌人的策略,把整编74师困在了孟良崮,一下子就把他们全消灭了,还顺便打死了敌军的将领张灵甫。孟良崮这一仗打赢了,让华东的战局变了样,也让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在大陆的失败来得更快了。

    粟裕在这场战斗中大显身手,展现了他的军事智慧,让人不禁感叹:“粟裕打的仗真是出神入化!”就连这场战役的另一位指挥官陈毅元帅,也称赞粟裕是“战场上的神话”。

    【粟裕的成就】

    后来,在淮海战役里,粟裕带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,巧妙地把国民党的主力部队给包围消灭了,为南京的解放立下了大功。接着在平津战役中,他又火速指挥我军打下了北京、天津这些大城市,给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  毛主席曾称赞粟裕,说他是自己最得力的战将。直到晚年,他还说如果再有仗打,还要让粟裕来带兵。在抗美援朝战争刚开始的时候,毛主席还特地找粟裕谈话,想让他去当总指挥。但因为粟裕身体不好,所以没能担起这个重任。

    粟裕从没进过军校大门,但他却成了大家心中的战神。这可不是靠运气,也不是因为他天生就比别人强,而是因为他爱动脑子,舍得花时间,全心全意地学习。他一边干一边学,学了又马上用到实际中,就这样自己把自己锻炼成了战神。这就是粟裕让人佩服的地方。

    新中国成立后,粟裕的功劳完全够得上元帅的头衔,但他最后被授予的是大将,而且是开国一千多位将军里的头一名。毛主席在给他授衔时,还特别指出他是“大将里的第一名”。

    【结语】

    粟裕一辈子都在战场上打仗,为了国家、人民和心中的革命梦想奋斗,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军事,真可以说是“中国军队里没戴元帅帽的元帅”,是大家特别尊敬和爱戴的军事家。

    #图文创作激励计划#